吉伦沃特承认服用违禁品并指认提供者,CBA 调查持续发酵

  • 2025-07-07
  • 1

CBA 外援吉伦沃特兴奋剂违规事件持续引发关注。据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最新通报,广东队外援特洛伊・吉伦沃特在 2025 年 4 月 16 日季后赛首轮对阵山西队的比赛后,被检测出体内含有大麻类衍生物羧基四氢大麻酚(THCA),浓度高达 38 纳克 / 毫升,远超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规定的 15 纳克限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吉伦沃特已主动放弃 B 瓶复检权利,并提交证据表明违禁品系效力山西队期间由他人提供,具体提供者身份仍处于调查迷雾中。

一、事件脉络:从检测阳性到主动认罪

事件起源于今年 4 月中旬的季后赛药检。吉伦沃特在广东客场对阵山西的比赛中出场 27 分钟,贡献 17 分 8 篮板,但赛后药检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。THCA 作为四氢大麻酚(THC)的前体物质,虽本身不直接致幻,却被明确列入赛内禁用清单。令人意外的是,吉伦沃特在得知检测结果后未申请复检,这一行为被视为对违规事实的默认。

在后续调查中,吉伦沃特向 CBA 联盟提交书面材料,称违禁品摄入发生在加盟广东队前的 2024-2025 赛季季后赛阶段,且系他人主动提供。他特别强调,事件发生在效力山西队期间,与广东队无直接关联。这一 "甩锅" 举动立即引发舆论热议:究竟是球员个人疏忽,还是存在系统性管理漏洞?

二、多方回应:俱乐部切割与联赛追责

事件曝光后,广东宏远俱乐部迅速发布声明,称 "深感震惊并高度重视",已启动内部调查程序,并承诺全面配合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工作。俱乐部特别指出,将强化外援反兴奋剂教育,尤其是针对外籍球员的规则普及。CBA 公司则明确表示 "零容忍",除可能对吉伦沃特实施禁赛、罚款外,甚至不排除追溯广东队季后赛成绩的可能性。

k1体育十年品牌

值得注意的是,吉伦沃特的 "山西旧主" 身份成为舆论焦点。有媒体质疑,若违禁品确系山西队相关人员提供,是否涉及更广泛的违规网络?对此,山西男篮尚未正式回应,但 CBA 联盟已暗示将扩大调查范围,彻查药物流转链条。

三、处罚预期:职业生涯面临生死劫

根据 CBA 反兴奋剂规定,吉伦沃特可能面临 3 个月至 2 年的禁赛处罚,具体时长取决于其配合调查的程度和证据有效性。若最终被禁赛 1-2 年,对 36 岁的吉伦沃特而言几乎等同于职业生涯终结 —— 以其年龄和竞技状态,很难在禁赛期满后重返顶级联赛。

更严峻的是,吉伦沃特的行为可能触发法律追责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兴奋剂条例》,向运动员提供违禁品者将面临刑事处罚。目前,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已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,若查实存在故意提供行为,相关责任人或将面临牢狱之灾。

吉伦沃特承认服用违禁品并指认提供者,CBA 调查持续发酵

四、连锁反应:CBA 外援管理敲响警钟

此次事件暴露了联赛在外援管理上的深层隐患。数据显示,CBA 近年外援违规事件频发,但多集中于合同纠纷或赛场暴力,涉及兴奋剂的案例较为罕见。吉伦沃特事件迫使各俱乐部重新审视管理流程:如何确保外援对中国反兴奋剂规则的认知?如何防范客场比赛期间的饮食风险?

广东队的困境极具代表性。上赛季吉伦沃特场均贡献 28.7 分,关键时刻的得分能力堪称球队 "生命线"。若其被禁赛,广东队不仅需在休赛期紧急寻找替代者,还可能影响新赛季争冠前景。这种 "一援难求" 的局面,凸显了 CBA 对外援过度依赖的结构性矛盾。

五、后续焦点:三大悬念待解

  1. 提供者身份之谜:吉伦沃特虽声称违禁品由他人提供,但始终未透露具体姓名。若调查陷入僵局,是否会影响处罚公正性?
  2. 哈雷尔案进展:新疆队外援哈雷尔同样检测出 THCA 阳性,但至今未公开回应。两起事件是否存在关联?
  3. 归化计划终结:吉伦沃特此前曾表达归化意愿,如今违规事件曝光,其代表中国男篮参赛的可能性已彻底破灭。

结语

吉伦沃特事件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 "滑铁卢",更是 CBA 联赛反兴奋剂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。随着调查深入,事件或将推动联赛建立更严格的外援管理制度,包括赛前饮食监控、定期反兴奋剂培训等。对吉伦沃特而言,此刻的沉默或许比辩解更有价值 —— 唯有配合调查、还原真相,方能在舆论风暴中求得一线生机。而 CBA 能否借此契机完善监管机制,将决定其能否真正跻身世界高水平职业联赛之列。